中國大陸貨幣當局選擇此時加息,令大陸投資者措手不及,央票發行利率和二級市場絲毫沒有顯示出這一預期。我們認為,在日本、美國和英國還在匆匆張羅二次寬鬆,全球沉浸在流動性盛宴的背景下,表面上看,中國大陸這次加息是“逆潮流而動”,但實際上是根據自身經濟狀況作出的政策選擇。這反映了後次貸危機階段,全球各經濟主體復蘇進程不一致。


 9月中旬以來,全球主要經濟體的貨幣當局掀起了愈演愈烈的“匯率大戰”。從高盛的一篇研究報告開始,投資者對美聯儲重啟定量寬鬆預期信心十足,美聯儲的多位官員也在不同場合表達應當再度寬鬆的態度。最新資料顯示,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增值2.313萬億美元,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增持265億美元國債。美聯儲似乎已經在暗暗行動。


 就在投資者萬分期待11月3日美聯儲議息會議上宣佈購買國債之時,日本央行提前送上“大禮”。10月5日,日本央行搶先一步宣佈將利率降至0%-0.1%,助推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繼續上漲,黃金也創下歷史新高。


 價格的回饋效應使得投資者更加確信全球流動性將迎來進一步放鬆。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。因為在美日以匯率為工具以鄰為壑的同時,還有一些經濟體卻在做相反的事情。比如印度,9月以來美元對盧比已從47.08降至最低44.03,同時印度國內利率掉期交易大幅上升,投資者加息預期強烈;俄羅斯在經濟止跌企穩後決定停止降息;歐洲央行執行理事會成員、首席經濟學家斯塔克稱將調整各項非常規刺激措施,逐步收回非常規流動性。當然還有中國大陸,不僅在匯率方面升值,同時定向提高了準備金率,而且出人意料宣佈加息。


 這大相徑庭的政策選擇背後,反映的是全球經濟復蘇的不一致。這提示我們,判定全球經濟,越來越需要結構性思維,而不能一概而論。


 次貸風暴讓幾乎所有的經濟體同時陷入危機,但各主體由於經濟政治制度、財政外匯儲備和文化差異,復蘇進程快慢不一。這直接導致,有的經濟體廣義通脹水準快速上升,必須抓緊回收危機時釋放的流動性以調控通脹預期;有的經濟體卻仍在飽受通縮困擾,不得不繼續拼命釋放流動性降低資金成本以提振經濟增長。


 上半年中國大陸經濟增速仍在11.10%的高位,房地產價格和物價水準上升使得通脹預期強烈。此次加息正是為了調節通脹預期升溫,以免影響正常的經濟發展。同時,與去年三季度以來提高央票利率、今年以來提高準備金率、公開市場管理、信貸視窗指導和人民幣升值等措施一起,共同構成中國大陸“退出”的鏈條。


(大陸國研網專供,作者:叢榕 )【中央網路報】


資料來源: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101021/53/2fdzv.html
黃金回收,黃金買賣,黃金價格,黃金,黃金價格查詢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oodato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